國內動態(tài)
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成為中國化學會團體會員
發(fā)布時間:2014年01月13日
2014年1月1日起,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正式加入中國化學會,成為中國化學會團體會員。今后,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與中國化學會將在學術交流、科學普及、表彰獎勵和國際合作等領域開展合作,共同為中國的化學發(fā)展做出貢獻。

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交通大學化學系。1946年,化學工程系成立,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同步發(fā)展。之后幾年,化學系又增設了有機化學實驗室、生物學實驗室,學科發(fā)展更為全面。交大化學在此期間蓬勃發(fā)展,蘇元復、顧翼東、曾昭掄、張大煜、吳學周等多位學術大師都曾先后在交大化學系和化工系工作過,培養(yǎng)了錢保功、徐光憲、高小霞、徐曉白、王方定、王景堂、徐如人、胡英、關興亞等一批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為新中國建設做出了卓越貢獻。
1979年5月,上海交通大學整合化學教研室、物化分析教研室和高分子材料研究室三支辦學力量,正式成立應用化學系,并于同年成立電化學教研室。1984年,應用化學系成立了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研究室和生物科學與技術研究所,并招收環(huán)境化工專業(yè)和分子生物學專業(yè)研究生,此舉奠定了兩個新興學科(現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在交大的迅速發(fā)展,展現出交大化學人敢為人先的遠見與睿智。1979至1997年,應用化學系的學科布局、科研結構以及人才培養(yǎng)等各方面得到了充分發(fā)展,化工學科也逐步得以恢復重建。在此背景下,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于1997年正式成立。
學院現設化學系、化學工程與技術系和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三個系,以及高分子材料研究所、精細化工研究所、流變學研究所、手性化學與技術研究所、電化學工程與技術研究所、平野材料創(chuàng)新研究所和動力電池材料研究所等七個研究所,學院設有分析測試中心和基礎教學實驗中心,以及“電氣絕緣與熱老化”上海市重點實驗室和上海交通大學-日立化成研究開發(fā)中心。學院的學科布局完整,擁有化學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化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和應用化學二級學科博士點,化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化學工程領域工程碩士點,以及應用化學和化學工程與工藝兩個本科招生專業(yè),其中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是上海市重點學科。
學院現有專職教師及研究人員110名,其中90%以上具有博士學歷,80%以上具有海外學歷或研修經歷;正高職稱36名,中國科學院院士1名,雙聘院士2名,中組部千人計劃講座教授1名,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1名,教育部創(chuàng)新團隊1個,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4名,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6名,何梁何利獎獲得者2名,中科院百人計劃獲得者2名,教育部新世紀(跨世紀)人才13名。
學院主要研究方向:無機合成與制備化學,材料化學,無機納米材料及手性介孔材料,超分子化學,金屬有機化學,手性配體的合成及不對稱催化反應,生物分析化學與代謝化學,分子模擬與計算化學,重原子體系的量子化學方法與應用,密度泛函理論的方法與應用,高分子自組裝,光、電、磁、醫(yī)等各種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與應用,聚合物流變學,橡塑加工與制品,高分子復合材料,高分子反應加工改性等,電化學工程與儲能電池技術,催化反應工程和新能源化工,精細化學品的合成,綠色化學工藝,金屬防腐與防護技術開發(fā),環(huán)境保護和綜合利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