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交流
International Affairs

中國化學會自成立以來,不間斷地開展國際交流工作,加強與國際化學學術組織的聯系與合作,擴大中國化學學科在國際上的影響,促進國內外化學界的學術交流,人員往來,為使中國化學學科躋身國際先進行列而不懈努力。

IUPAC InChI 委員會主席訪問中國

發(fā)布時間:2019年06月13日 來源:中國化學會

5月31日,應中國化學會邀請,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InChI委員會主席、InChI Trust 項目主任Steve Heller博士訪問中國化學會,并做了題目為“The IUPAC InChI Chemical Structure Standard – Today and the Future”的報告。中國化學會監(jiān)事長、IUPAC主席周其鳳院士,中國化學會秘書長班子,中國化學會化學教育委員會,以及學會秘書處代表等參加了此次的交流,并探討了中國化學會與InChI未來可能展開的合作。

 

Steve Heller教授做報告

每種化合物被首次發(fā)現或被合成出來時,科學家往往會以不同的方式對其進行命名,因此對于不同國家或地區(qū)、不同語言、甚至不同行業(yè)的人員來說,同一個化合物卻有不同的名稱。InChI(IUPAC International Chemical Identifier),作為一種國際通用的化合物轉化為計算機可讀的字符串的方法,希望可以通過化學物信息的組合來使不同渠道的化學品產生聯系。一個用InChI表達的化合物含有以下信息:分子式、連接性、同位素、立體結構、互變異構體、電荷。由于InChI表達過于冗長,因此InChI項目小組開發(fā)了InChIKey來進行表達的簡化,這種簡化方式所形成的字符串,可適用于搜索引擎等的使用。

 

示例:咖啡因的化學結構式、InChI表達方法、InChIKey表達方法(圖片源自Steve Heller教授)

至2017年,InChI已經更新至1.05版本(已適用于高分子)及RInChI(適用于化學反應)。目前InChI項目小組正致力于開發(fā)混合物、溶劑、大分子、生物高分子、無機物、同分異構體等的表達方法。

目前,主要的結構繪圖軟件都已經將InChI算法與其軟件進行了合并,并可以通過軟件中的“InChI按鈕”生成InChI表達,例如ChemDraw, MDL, Symyx, Accelrys, BIOVIA Draw, ISIS Draw, ChemAxon Marvin Sketch, ACD Labs, ChemSketch, CLiDE, Jmol等等。

Steve Heller教授此次訪問中國,同時還訪問了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和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并分別做了關于InChI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