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學會授予Roald Hoffmann教授“榮譽會士”稱號

發(fā)布時間:2015年06月12日

2015年6月10日,中國化學會在清華大學第二教學樓舉辦隆重的儀式,由中國化學會副理事長、清華大學學術(shù)委員會主席張希院士授予Roald Hoffmann教授中國化學會榮譽會士稱號。中國化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帥志剛教授主持了儀式。參會的有部分第十五屆國際量子化學大會的代表以及清華大學的師生。

張希院士向大家介紹了Hoffmann教授在科學研究中的貢獻與中國化學界的合作,并衷心祝賀Hoffmann教授獲中國化學會榮譽會士稱號。Hoffmann教授對獲得中國化學會榮譽會士感到非常榮幸,他回顧了80年代初與唐敖慶和盧嘉錫等老一輩化學家的交往,高度評價了他們在艱苦環(huán)境中所取得的成就,并贊許了他們所開創(chuàng)的事業(yè)在近年來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和國際上產(chǎn)生的影響,他表示將不辜負這個榮譽稱號,繼續(xù)與中國化學界合作,共同推進世界理論化學事業(yè)的發(fā)展。

儀式結(jié)束后,Hoffmann教授作了題為“Chemistry’s Essential Tensions: Three Views of a Science in Culture”的演講。他從“Art Craft business and science of molecules and their transformation”, “Art Craft and business of substances and their transformation ”,“The way people think about chemistry”三個視角對化學的本質(zhì)進行了詮釋,從最初的物質(zhì)層面,到現(xiàn)在的原子層次,化學取得了巨大的發(fā)展,對化學的思索也從開始簡單的爆炸、煉金術(shù),簡單和諧的美,到如今更加復雜的分子結(jié)構(gòu)的構(gòu)筑,以及化學研究本身所具有的“兩面性”。整個講座涉及了包括化學、文化、歷史、哲學等廣泛內(nèi)容,體現(xiàn)了一代大師對化學的深刻認識。

Hoffmann教授因提出了化學反應中的分子軌道對稱守恒原理而獲得1981年的諾貝爾化學獎。他在物質(zhì)結(jié)構(gòu)、固體與表面化學、化學鍵理論等取得重要成就,還獲得美國國家科學獎章、美國化學會的最高獎—普里斯特利獎、純粹化學獎等,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以及英國、德國、印度等國的外籍院士。

中國化學會榮譽會士制度建立于2009年,授予國際頂尖的化學家,至今已經(jīng)有33位學者獲得該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