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3年09月08日 來源:中國化學會
2023年9月3日,中國化學會二氧化碳化學專業(yè)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天津理工大學召開,來自全國高校、科研院所等40個單位的48位代表參加。中國化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范青華出席會議并致辭。
委員會籌備組成員魯統(tǒng)部向與會代表匯報了二氧化碳化學專業(yè)委員會籌建工作。經(jīng)與會代表無記名投票,選舉產(chǎn)生首屆委員會委員共60人(名單附后),天津理工大學魯統(tǒng)部當選為首屆主任委員,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劉志敏、南開大學何良年、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曾杰、湖南大學王雙印、華南師范大學蘭亞乾當選為副主任委員。委員會聘任天津理工大學鐘地長任秘書長。
選舉結(jié)束后,主任委員魯統(tǒng)部介紹了委員會下一步的工作計劃,委員就委員會的學術(shù)活動和未來發(fā)展進行了討論并提出了多項建議。
附:委員名單(按姓氏拼音順序)
|
序號 |
姓名 |
單位 |
|
1 |
曹榮 |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zhì)結(jié)構(gòu)研究所 |
|
2 |
曹睿 |
陜西師范大學 |
|
3 |
陳晨 |
清華大學 |
|
4 |
鄧鶴翔 |
武漢大學 |
|
5 |
鄧偉僑 |
山東大學 |
|
6 |
樊衛(wèi)斌 |
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 |
|
7 |
高艷安 |
海南大學 |
|
8 |
鞏金龍 |
天津大學 |
|
9 |
郭少軍 |
北京大學 |
|
10 |
何良年 |
南開大學 |
|
11 |
何珍紅 |
陜西科技大學 |
|
12 |
江海龍 |
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 |
|
13 |
江煥峰 |
華南理工大學 |
|
14 |
井立強 |
黑龍江大學 |
|
15 |
蘭亞乾 |
華南師范大學 |
|
16 |
藍興英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
17 |
李春山 |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
|
18 |
李發(fā)堂 |
河北科技大學 |
|
19 |
李旭兵 |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shù)研究所 |
|
20 |
李澤龍 |
蘭州大學 |
|
21 |
廖培欽 |
中山大學 |
|
22 |
劉順杰 |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yīng)用化學研究所 |
|
23 |
劉志敏 |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
|
24 |
魯統(tǒng)部 |
天津理工大學 |
|
25 |
路勇 |
華東師范大學 |
|
26 |
呂小兵 |
大連理工大學 |
|
27 |
馬丁 |
北京大學 |
|
28 |
錢慶利 |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
|
29 |
石峰 |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
|
30 |
孫曉甫 |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
|
31 |
孫永福 |
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 |
|
32 |
孫予罕 |
懷柔實驗室山西研究院 |
|
33 |
孫振宇 |
北京化工大學 |
|
34 |
汪國雄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
35 |
汪思波 |
福州大學 |
|
36 |
王定勝 |
清華大學 |
|
37 |
王慧勇 |
河南師范大學 |
|
38 |
王集杰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
39 |
王雙印 |
湖南大學 |
|
40 |
王野 |
廈門大學 |
|
41 |
魏偉 |
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
42 |
吳海虹 |
華東師范大學 |
|
43 |
吳宇恩 |
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 |
|
44 |
席嬋娟 |
清華大學 |
|
45 |
薛玉瑞 |
山東大學 |
|
46 |
尹雙鳳 |
湖南大學 |
|
47 |
余達剛 |
四川大學 |
|
48 |
曾杰 |
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 |
|
49 |
張兵 |
天津大學 |
|
50 |
張建玲 |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
|
51 |
張鐵銳 |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shù)研究所 |
|
52 |
張志明 |
天津理工大學 |
|
53 |
趙斌 |
南開大學 |
|
54 |
趙鳳玉 |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yīng)用化學研究所 |
|
55 |
趙震 |
沈陽師范大學 |
|
56 |
鄭耿鋒 |
復旦大學 |
|
57 |
鐘地長 |
天津理工大學 |
|
58 |
周寶文 |
上海交通大學 |
|
59 |
朱慶宮 |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
|
60 |
祝艷 |
南京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