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 2022 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中國化學會–英國皇家化學會青年化學獎學術論壇5月30日線上直播

發(fā)布時間:2022年05月26日 來源:中國化學會

為慶祝第六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進一步加強對青年化學科技工作者的支持,中國化學會與英國皇家化學會聯合組織召開“中國化學會–英國皇家化學會青年化學獎學術論壇”線上活動。

本次論壇邀請第八屆中國化學會–英國皇家化學會青年化學獎獲得者相聚線上。圍繞科技獎勵聚焦討論青年化學工作者的難處與訴求。同時,獲獎者狄重安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李昂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劉明杰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伊成器教授 (北京大學)分享前沿學術成果,交流最新學術思想。

中國化學會-英國皇家化學會青年化學獎由中國化學會與英國皇家化學會聯合設立,面向 40 歲及以下為化學科學作出杰出貢獻的青年化學工作者。迄今為止,這一獎勵已經評選 8 屆,共產生 32 位獲獎人,在全國化學工作者中取得了廣泛的影響力和公信力。自本年度起,中國化學會-英國皇家化學會青年化學獎每年開展評選一次,每次授予4位獲獎者。第九屆中國化學會-英國皇家化學會青年化學獎正在推薦申報中。

 

論壇時間

5月30日 14:00-17:00(北京時間)

 

論壇日程

 

專題報告人

 

鄭素萍 研究員

中國化學會 常務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

報告題目:中國化學會學術獎勵介紹

 

學術報告人

狄重安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報告題目:多功能有機半導體:從智能感知到熱電轉換

個人介紹:狄重安,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2003年畢業(yè)于曲阜師范大學;2008年于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獲理學博士學位,之后留所工作至今。先后在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什實驗室(2011.9-2011.12)與美國斯坦福大學化工系(2013.10-2014.1)從事訪問研究?,F擔任中國化學快報副主編,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ies和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的編委會成員。先后榮獲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中國科學院盧嘉錫青年人才獎等。

致力于有機半導體及其器件的研究工作,聚焦高遷移率分子體系的創(chuàng)制與性能調控,融合原子取代、分子組裝、界面修飾和化學摻雜,發(fā)現了指導高遷移率與高效熱電轉換分子設計與有序組裝的規(guī)律,多次創(chuàng)造同類材料的性能紀錄。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光控主動適應晶體管、懸浮柵有機晶體管超靈敏壓力傳感器、自供電雙參數傳感器等器件的新原理與新結構,推動了高遷移率有機半導體及其多功能器件領域的快速發(fā)展。

報告摘要:高遷移率有機半導體是通過范德華力等分子間弱相互作用聚集的共軛分子體系,秉承共軛分子體系質輕、本征柔性、生物兼容性好和可印制加工等特點,在新生代感知電路、可植入芯片和熱電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該領域的核心機遇與挑戰(zhàn)是在原子/分子層次上調控電荷輸運過程,實現高性能體系的精準設計與器件多功能化。此報告將分享研究團隊在有機半導體電荷傳輸物理化學方面的研究進展,特別是以有機場效應晶體管(OFET)為研究載體,結合共軛分子的原子取代、分子組裝和界面修飾,實現高遷移率OFET的制備及其主動視覺適應的功能化。在此基礎上,融合界面電場誘導和化學摻雜,揭示高遷移率有機半導體分子骨架結構與熱電轉換性能的關系,推動有機熱電材料向理性創(chuàng)制的方向發(fā)展。

 

李昂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報告題目:Prins環(huán)化策略在天然產物合成中的應用

個人介紹:李昂,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004年在北京大學獲得理學學士學位,2009年在美國Scripps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2010年在新加坡化學與工程科學研究所進行博士后研究。2010年9月入職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加入生命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展獨立工作。

主要從事天然產物的化學合成和作用機制研究。系統(tǒng)地發(fā)展了針對擁擠環(huán)系的電環(huán)化−芳構化、Prins環(huán)化等合成策略,結合先進的合成方法,完成了十余類天然產物的全合成,對部分天然產物的生物學功能和作用機制進行了探索。

報告摘要:Prins反應建立了有機化學中最常見的兩種官能團——碳碳雙鍵和碳雜雙鍵之間的聯系,然而其合成威力一直沒有被充分挖掘。在復雜分子合成中運用Prins反應的難點在于控制該反應過程中產生的碳正離子中間體的命運。我們運用質子消除、鹵素捕捉、Friedel−Crafts烷基化、烯胺進攻、1,2-烷基遷移等方式終結Prins環(huán)化所產生的碳正離子,實現了多種擁擠環(huán)系的構建,完成了系列復雜天然產物的全合成。

 

劉明杰 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報告題目:仿生多相復合功能力學高分子材料

個人介紹:劉明杰,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北航化學學院院長。2010年在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獲得博士學位;2010-2015年在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從事博士后研究。2015年入選國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后加入北航。入選首屆中國化學會會士。目前擔任第八屆教育部科技委化學化工學部委員,中國化學會高分子學科委員會委員,軍科技國防科技創(chuàng)新特區(qū)主題專家等職務。榮獲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研究創(chuàng)新獎、中國化學會納米化學新銳獎、國際仿生工程學會杰出青年獎等。

主要從事仿生功能力學高分子材料研究,通過納米限域空間內高分子聚合、結晶及鏈運動調控,制備一系列高力學性能彈性體及納米復合材料。提出基于流體超鋪展組裝策略的高強韌仿生層狀納米復合材料規(guī)?;苽湫录夹g。利用高分子網絡的軟受限效應對多元凝膠相行為及力學性能進行調控,實現寬溫域下高強韌、高阻尼、形狀可編輯等特性,并應用于軟體機器人等領域。

報告摘要:自然界中的生物組織利用多組分生物大分子的協(xié)同作用實現多種生命學功能。聚合物的多組分復合已經成為發(fā)展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的一種卓有成效的途徑。圍繞“多組分聚合物網絡可控微相分離與界面調控”這一關鍵科學問題開展了系統(tǒng)的研究:(1)揭示了限域環(huán)境下凝膠表面的超鋪展特性,基于此發(fā)展了一種流體剪切取向納米片的普適性方法,實現了高強度層狀結構復合材料的大面積可控制備,解決了仿生層狀材料大面積制備的難題。(2)提出親水/親油高分子受限網絡的設計理念,制備了異質高分子互穿網絡的自適應耐低溫油水凝膠,并應用于耐低溫柔性傳感器、超級電容器及抗生物粘附等領域。(3)利用界面反應構筑了微相界面穩(wěn)定的油水復合網絡,實現了油水凝膠的功能化、力學性能響應性及形變可控性,并應用于可變形智能微流體通道及自適應軟體機器人等領域。

 

伊成器 教授

北京大學

報告題目:化學標記技術應用于表觀遺傳學與基因編輯

個人介紹:伊成器,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雙聘教授,北大-清華生命聯合中心研究員。入選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擔任PLOS Genetics、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等學術期刊編委、NSR第一屆學科編輯工作組(生命科學)。先后獲得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學者獎、中國化學會化學生物學突出貢獻獎等。

致力于核酸修飾的化學生物學研究。利用化學與生命科學等的交叉研究思路與手段,通過前沿生物技術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解決生物學的關鍵問題,促進生物醫(yī)學的突破。在RNA修飾與基因編輯等領域已經取得了一系列國際矚目的研究進展,拓展了中國科學家引領的表觀轉錄組學新方向,并在基因編輯領域取得了關鍵性突破。課題組發(fā)展的RNA修飾檢測技術入選Nat. Methods雜志評為“2016年度方法”(Method of the Year 2016)及Molecular Cell評選的“2017年度最佳論文”。

報告摘要:生物兼容的化學反應較為稀缺,它們既是重要的基礎研究手段,也是具有生物醫(yī)學價值的前沿技術。我課題組開發(fā)了一系列適用于DNA表觀遺傳修飾的化學反應,能夠實現其特異性、高效的標記,從而實現這些重要表觀遺傳修飾的檢測和圖譜解析。同時,將這些化學標記反應推廣到基因編輯領域,我們開發(fā)了堿基編輯器的安全性評價工具,發(fā)現了意外的脫靶效應,通過這些基因編輯工具的優(yōu)化,為其未來的生物醫(yī)藥臨床應用提供了理論和技術保障。

 

論壇主持人

李志波 教授

中國化學會 副秘書長

青島科技大學 副校長

主要從事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可控合成,結構與性質表征以及相關應用研究。開發(fā)了2類催化體系,實現了生物基單體γ-丁內酯的聚合及共聚?;谔烊话被嶂苽淞硕喾N可降解刺激響應性高分子材料,闡明了單體結構和聚合物二級結構與刺激響應性的構效關系。通過開環(huán)聚合發(fā)展了制備可注射多肽水凝膠新方法。在結構表征方面,拓展低溫冷凍透射電鏡技術對納米組裝體結構的原位表征,發(fā)展新的樣品制備手段來研究復雜超分子組裝體微納結構的動態(tài)演變過程。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擔任 the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Polymer Chemistry 副主編。

 

直播通道

為惠及更多觀眾,此次學術論壇將免費開放以下多個直播通道,歡迎觀眾朋友通過方便的渠道觀看:

 

中國化學會視頻號

英國皇家化學會官方視頻號

 

英國皇家化學會 Bilibili 官方直播間

 

 

化學加視頻號

 

 

科研云B站

 

 

絡繹學術視頻號

蔻享學術

 

 

邃瞳多渠道(App,B站,視頻號)

 

 

聲明:因報告視頻版權歸報告人所有,請大家觀看時切勿在未授權情況下私自錄播上傳至網絡,感謝理解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