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年05月20日 來源:中國化學會
為慶祝2025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進一步加強青年化學科技工作者國際學術交流,中國化學會與英國皇家化學會聯(lián)合組織召開“中國化學會-英國皇家化學會青年化學家峰會”線上直播活動。
本次峰會邀請第十一屆中國化學會-英國皇家化學會青年化學獎獲得者劉柳研究員(南方科技大學)、鈕大文教授(四川大學)、喬燕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吳宇恩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青年國際化學家Nicola Gasparini 教授(Imperial College London)、Agnieszka Nowak-Król 教授(Universität Würzburg)相聚線上,分享前沿學術成果,交流最新學術思想。本次峰會特別邀請獲獎者互動交流,分享個人成長故事和科研感悟。
峰會時間
2025年5月30日(星期五)
14:00-18:00(北京時間)
峰會日程
學術報告人介紹
劉柳 研究員
南方科技大學
報告題目:雙親性碳化合物
(Ambiphilic Carbon Compounds)
個人介紹:
劉柳,南方科技大學化學系研究員。長期致力于雙親性主族元素化學的前沿探索,聚焦親核/親電雙功能主族分子體系的設計合成與轉化研究,通過開發(fā)新型主族元素分子體系模擬過渡金屬的化學行為,系統(tǒng)拓展主族元素的基礎化學認知邊界。曾在2011年與2016年先后獲得廈門大學學士、博士學位,期間曾在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進行博士研究生聯(lián)合培養(yǎng)。隨后赴多倫多大學及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開展博士后研究(2016-2020),2020年加入南方科技大學組建獨立研究團隊。榮獲中國化學會-英國皇家化學會青年化學獎、中國化學會黃耀曾金屬有機化學青年獎、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中國化學會青委會菁青化學新銳獎、日本化學會杰出講座獎?,F(xiàn)擔任Inorg. Chem. Front.、化學學報、Eur. J. Inorg. Chem.、Chin. Chem. Lett.期刊青年編委,持續(xù)推動學科發(fā)展。
鈕大文 教授
四川大學
報告題目:無保護基糖基化反應
(Liberate Glycosylation from Protecting Groups)
個人簡介:
鈕大文教授,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全國重點實驗室/化學工程學院教授、博導。2006年在東南大學獲得本科學位,2013年獲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博士學位,2013~2015年在麻省理工學院進行博士后研究,2015年加入四川大學任教。從事糖類合成與功能研究,為克服糖類合成中長期面臨的選擇性控制難題建立了系列方案,實現(xiàn)了對復雜生物分子直接無保護基糖基化,開發(fā)了可用于蛋白質(zhì)直接選擇性糖基化的化學方法。獲基金委杰青項目(2024),優(yōu)青項目(2019)、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 (2019)等資助,入選中組部“海外高層次人才”。獲中國化學會-英國皇家化學會青年化學獎(2024),中國化學會糖化學青年學者獎(2023),惠永正糖科學獎(2023),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2021)等多個學術獎勵。
喬燕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報告題目:人工細胞的構建與應用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 of Synthetic Cells)
個人簡介:
喬燕,理學博士,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課題組長,中國科學院大學崗位教授,博士生導師。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北京市杰出青年基金等項目的資助。2011年于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獲得博士學位,之后在德國柏林洪堡大學物理學院(2011-2014)和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化學學院(2014-2017)從事博士后研究,2017年全職加入中科院化學所任研究員、課題組長??蒲泄ぷ鲊@人工細胞的構筑與應用研究,聚焦于人工細胞的高級次結構化、功能化和集群化,并將其作為天然細胞的簡化模型,用于生物合成和生物醫(yī)用領域。
吳宇恩 教授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報告題目:單原子催化劑精準設計與應用探索
(Exploration of the Precis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Single-Atom Catalysts)
個人簡介:
吳宇恩,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特聘教授。2005-2014年在清華大學獲得學士和博士學位,2014年加入中科大擔任特任副教授。近些年來專注于單原子、團簇催化劑的理性設計及精細調(diào)控,并將其應用于能源、催化領域小分子“化學鍵”的精準活化。2015年獲基金委優(yōu)秀青年基金資助,2017年獲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納米專項青年項目資助并任首席,2017年獲得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資助,2018年獲得中國化學會納米化學新銳獎,2019年獲得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2020年獲得霍英東青年教師獎,2025年獲得中國化學會-英國皇家化學會青年科學獎。擔任國際重要期刊Science Bulletin副主編,Science China Materials編委,Industrial Chemistry & Materials 編委, Small methods客座編輯,無機化學學報青年編委,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青年編委等。實現(xiàn)多項成果轉化,目前基于單原子催化劑衍生的產(chǎn)品已經(jīng)應用于美的、小米、天邦、追覓、松下等企業(yè)。
Nicola Gasparini 教授
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
報告題目:From UV to Near-Infrared Light Detection: Next Generation Photodetectors for Imaging and Biometric Applications
個人簡介:Nicola Gasparini,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化學系副教授。長期專注于有機與鈣鈦礦半導體材料的光物理性質(zhì)研究,圍繞其在太陽能電池與光電探測器中的電荷傳輸與復合行為展開系統(tǒng)探索。現(xiàn)為 2020 年世界經(jīng)濟論壇青年科學家及帝國理工學院可加工電子中心成員。因在材料化學領域的突出貢獻,先后榮獲英國皇家化學會 Materials Chemistry Early Career Prize (2024) 及 Junior PRISM 獎項(2023) 等榮譽。
Agnieszka Nowak-Król教授
維爾茨堡大學(Universität Würzburg)
報告題目:Boron-Containing Chiral Compounds: From Scientific Curiosity to Emerging Materials
個人簡介:Agnieszka Nowak-Król,德國維爾茨堡大學教授。聚焦螺旋手性 π 共軛有機硼化合物、含硼多環(huán)芳烴、光開關、含其他主族元素和過渡金屬的螺旋烯及其在有機電子學和生物成像中的應用。 本科畢業(yè)于波蘭熱舒夫工業(yè)大學,并于 2013 年在波蘭科學院獲得博士學位(導師為 Prof. Daniel Gryko)。博士期間即主持兩項科研項目。隨后前往維爾茨堡大學有機化學研究所,師從 Prof. Frank Würthner 開展洪堡基金博士后研究。2016 年起在維爾茨堡納米系統(tǒng)化學中心開展獨立科研工作,并于 2019 年獲 Emmy Noether 基金資助,正式組建研究團隊。2020 年被聘為維爾茨堡大學青年教授,2024 年晉升為正教授。 先后榮獲巴伐利亞科學院 Arnold Sommerfeld Prize、Hector Fellow Academy Hector Research Career Development Award、Thieme Chemistry Journals Award、瑞士化學會 Bürgenstock JSP Fellowship、波蘭化學會 Wojciech Swietoslawski Award 及 Zonta Award 等多項榮譽?,F(xiàn)為波蘭洪堡學會、Soltech、波蘭化學會與德國化學會成員,并擔任 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 期刊青年顧問編委,持續(xù)推動化學前沿交叉發(fā)展。
峰會主持人介紹
侯仰龍 教授
中山大學
中國化學會副秘書長
第四屆中國化學會-英國皇家化學會青年化學獎獲得者
侯仰龍教授主要從事多功能材料的化學可控合成及其生物醫(yī)學和信息領域的應用探索研究。發(fā)展了單分散磁性納米材料的通用制備方法,創(chuàng)制了系列診療功能的納米探針;提出普適競爭生長模型,實現(xiàn)系列二維磁性納米結構可控合成,探索了低能耗器件應用。
劉冬生 教授
香港理工大學
英國皇家化學會中國高級專家委員會委員
第一屆中國化學會-英國皇家化學會青年化學獎獲得者
劉冬生教授長期致力于探索生命過程的高分子機制,以核酸及其嵌合高分子的合成與組裝為基礎,建立并命名了具有“中國標簽”的原創(chuàng)性框架誘導組裝新方法,揭示了細胞形狀的穩(wěn)定機制;制備了國際上首例全剛性分子網(wǎng)絡的純核酸超分子水凝膠,提出并證明了精確序列高分子鏈的“動力學互鎖”機制,從分子層面系統(tǒng)解釋了細胞外基質(zhì)具有高通透性、動態(tài)與強度兼?zhèn)涞母叻肿颖举|(zhì);發(fā)展了單根高分子鏈折疊過程精確調(diào)控新方法,構建了系列快速運動的核酸分子馬達與器件,為解析分子層面的能量轉化提供了實驗基礎。
觀會通道
本次峰會將通過多個平臺直播,歡迎觀眾朋友通過方便的渠道觀看:
中國化學會視頻號
英國皇家化學會官方視頻號
英國皇家化學會 Bilibili 直播間
國際觀眾可通過ZOOM預約觀看:https://rsc.zoom.us/webinar/register/WN_FxV81lCRRbqdEczQWmHxWg
聲明:因報告視頻版權歸報告人所有,請大家觀看時切勿在未授權情況下私自錄播上傳至網(wǎng)絡,感謝理解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