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7年02月15日
2017年8月24-27日 四川成都
征 文 通 知
主辦單位:中國化學會
表面物理與化學重點實驗室
承辦單位: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四川省氫同位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協(xié)辦單位: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zhí)行中心
核工業(yè)西南物理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核安全所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
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
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
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
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蘇州大學
四川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四川省核學會
氘氚燃料循環(huán)及氚安全技術是核聚變能源開發(fā),實現(xiàn)聚變能源商業(yè)應用的核心技術之一。近年來,我國加入ITER國際合作計劃、國內開展CFETR聚變研究,在國內大力發(fā)展核聚變能應用的需求牽引下,氚科學與技術研究取得了重大進步,極大地促進了相關領域的發(fā)展。2015年8月,在四川成都成功地召開了首屆中國氚科學與技術學術交流會,會議開創(chuàng)性地為交流與總結國內氚科學與技術領域研究成果搭建了平臺,對于推進我國聚變能研究計劃實施,促進氚科學技術人才培養(yǎng)與學術交流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首屆中國氚科學與技術學術交流會非常成功,有必要進一步加強氚科學與技術研究與交流,定期舉辦氚科學與技術交流會,并逐步辦成有影響力的學術會議。為此,第二屆中國氚科學與技術學術交流會擬于2017年8月在四川成都舉辦,屆時將邀請國內外從事氚科學與技術研發(fā)的知名專家、學者作大會報告。為我國從事和關心氚科學與技術的相關科學研究、技術開發(fā)、工程應用的學者、專家和年輕研究人員提供一個持續(xù)、穩(wěn)定的相互交流、探討合作的平臺。熱誠歡迎各位專家、學者、工程技術人員和研究生等積極投稿和參會。
一、組織機構(按姓氏筆劃排序)
顧 問: 萬元熙、張維巖、李建剛、武 勝、柴之芳、彭先覺、傅依備
會議名譽主席:彭先覺
會議執(zhí)行主席:羅文華
組織委員會
主 任:劉柯釗
副主任:蒙大橋、帥茂兵
委 員:王 鑫、劉 寧、吳宜燦、張生棟、張慧忠、楊來生、陳紅麗 羅德隆、段旭如、唐 濤、章航洲、彭述明、蔣利軍、熊韶宇
學術委員會
主 任:萬元熙
副 主 任:汪小琳、羅德禮、潘傳紅
委 員:萬發(fā)榮、王曉宇、鄧 濤、馮開明、盧忠遠、龍興貴、劉 偉、劉春立、孫壽華、安 竹、莊 革、王 敏、應陽君、李天福、楊洪廣、陳長安、周元林、周志偉、羅廣南、胡適林、趙祥忠、唐傳祥、索進平、蒲 鍆、潘躍龍
二、會議日期和地點
日期:2017年8月24-27日
地點:四川·成都
三、會議形式
大會特邀報告 + 分會邀請報告 + 口頭報告 + 張貼報告
四、會議主題
氫同位素貯存技術;氫同位素分離、純化;氫同位素氣體泵輸;氫同位素的測量和計量;氫同位素與材料的相互作用;氚設施與氚安全技術;氚的釋放和環(huán)境影響;氚去污與廢物管理;氚的生物效應及醫(yī)學應用;氫能及相關應用。
五、文稿收錄及發(fā)表
1.請參會人員注意遵守國家有關保密規(guī)定。
2.論文摘要(格式參見附件)請于2017年7月10日前通過zhanghongyu@caep.cn提交,摘要格式見附表。
3.論文摘要經學術委員會評審后錄用,并編輯論文摘要集,供大會交流。
4.參會人員可在會議注冊報到時現(xiàn)場提交論文全文。
5.會議優(yōu)秀論文全文由學術委員會推薦在國內相關核心期刊發(fā)表。
六、會議評獎設置
會議擬設優(yōu)秀青年氚科技專家獎、優(yōu)秀論文獎,以表彰近年來在中國氚科學與技術研究領域作出杰出成績的氚科學專家、優(yōu)秀論文作者。
七、重要日程
第一輪通知:2016年12月30日
第二輪通知:2017年6月10日
第三輪通知:2017年7月30日
論文摘要截止日期:2017年7月10日
論文全文截止日期:2017年8月30日
八、會議注冊費
會議收取會議注冊費,標準為:參會代表1200元/人,中國化學會會員代表1000元/人,學生代表(憑學生證)600元/人。
會議期間食宿統(tǒng)一安排。交通、住宿費用自理。
九、會議聯(lián)系人及聯(lián)系方式
鄧良才:0816-3625540;182-81525872;dengliangcai@caep.cn
巫祥超:0816-3625541;136-96270501;wuxiangchao@caep.cn
宋江鋒:028-65726352;139-90105175;iterchina@163.com
中 國 化 學 會 表面物理與化學重點實驗室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三十日
附件
論文摘要格式要求
一、格式要求
會議摘要為中文,內容篇幅在2頁內(含圖、表、參考文獻及致謝等);頁面大小:A4(210 mm x 297 mm);頁邊距:上3.0cm,下2.0cm,左右均為2.0cm。
摘要題目:四號黑體,居中;作者姓名:另起一行,居中,五號宋體,摘要提交者名字加下劃線(不需提供作者職稱),單倍行距;作者單位(含單位名稱、地址、郵編及email地址):另起一行,五號宋斜體,居中,單倍行距。
正文:小四號宋體,首行縮進2字符;兩端對齊,段前0.5行間距,段內單倍行距。關鍵詞:小四號宋體。
圖、表說明及題目:小五號宋體,居中,單倍行距。致謝:小四號斜體。
二、注意事項
1.請用Word 文件格式編排摘要,并于2017年7月10日前通過電子郵件附件發(fā)送至zhanghongyu@caep.cn。
2.會議要求每篇摘要至少有一名代表注冊參加會議,摘要方可被大會收錄。如果逾期提交摘要,將不能保證摘要被會議收錄。
3.通過電子郵件發(fā)送摘要時,請注明“氚科學與技術學術會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