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第六屆)中國化學會超分子化學青年創(chuàng)新學術講座獎揭曉

發(fā)布時間:2024年12月02日 來源:中國化學會

根據《“中國化學會超分子化學青年創(chuàng)新學術講座獎”條例與實施辦法》相關辦法與程序,經專家推薦、評審委員會投票評審、全體委員投票,中國化學會超分子化學專業(yè)委員會決議授予三名學者“2024年度(第六屆)中國化學會超分子化學青年創(chuàng)新學術講座獎”。

2024年度(第屆)中國化學會超分子化學青年創(chuàng)新學術講座獎獲獎者名單

(按姓名拼音排序)

叢歡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

韓英鋒

教授

西北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

顏徐州

研究員

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叢歡

叢歡,男,2006年在北京大學獲得學士學位;2011年在波士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011-2015年先后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理工學院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起在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超分子光化學研究中心工作,任研究員/博導。主要從事剛性多環(huán)超分子的合成與性質研究,發(fā)展了多種合成剛性共軛多環(huán)結構的新方法,精準構建了一系列串聯、并聯和互鎖的多環(huán)超分子拓撲結構,發(fā)掘了其優(yōu)于相應單獨大環(huán)分子的特色性質。獲國家青年人才項目資助(2015),獲國家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19),獲中國科學院引進人才終期評估優(yōu)秀(2019)、獲得中國科學院朱李月華優(yōu)秀教師獎(2023)等榮譽。

 

韓英鋒

韓英鋒,男,2009年在復旦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同年留校任教,歷任講師、副教授/博導,2016年調入西北大學,任教授/博導。主要從事功能導向的有機金屬化學、超分子化學、自由基化學及智能化學研究。在基于金屬-碳鍵/金屬-金屬鍵基元的超分子體系構筑及其性能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創(chuàng)新性成果。建立了金屬卡賓/金屬-金屬鍵導向的功能分子合成路線,提出并驗證新型碳自由基發(fā)光機制,構建了藍/綠光碳自由基分子庫。曾獲國家優(yōu)秀青年基金(2017,結題優(yōu)秀)、國家杰出青年基金資助(2020);入選中組部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2017)。以第一完成人獲陜西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21)、陜西省高等學??茖W技術優(yōu)秀成果獎-特等獎(2024)。 

 

顏徐州

顏徐州,男,2009年在浙江理工大學獲得學士學位,2014年在浙江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014-2018年分別在美國猶他大學和斯坦福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2018年9月入職上海交通大學。主要研究方向為機械互鎖聚合物,在含高密度機械鍵的機械互鎖聚合物網絡的高效合成、理解機械互鎖聚合物的構效關系、以及利用機械鍵對應力集中敏感的材料體系性能強化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創(chuàng)新性成果。曾獲國家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21),并入選上海市曙光學者(2022)和東方學者計劃(2018)。

“中國化學會超分子化學青年創(chuàng)新學術講座獎”是由中國化學會超分子化學專業(yè)委員會設立的獎項,旨在提升我國超分子化學研究的原創(chuàng)性,激勵杰出青年科技人才,擴大超分子化學學科的影響。其獎勵對象為獲獎當年(12月31日)不滿45周歲、在超分子化學各研究領域中取得原始創(chuàng)新研究成果的優(yōu)秀學者。獎勵每一年為一屆期,每屆期獎勵0-3人。獲獎人將于獲獎年在我國高?;蚩蒲性核?次“中國化學會超分子化學青年創(chuàng)新學術講座”,中國化學會超分子化學專業(yè)委員會將在講座現場頒發(fā)榮譽證書和獎勵,或在每兩年召開一次的“中國化學會學術年會”的“超分子化學”分會上宣讀兩年中的獲獎人名單并頒發(fā)榮譽證書和獎勵。

更多有關“中國化學會超分子化學青年創(chuàng)新學術講座獎”相關事宜,可在中國化學會官方網站查詢(http://x52nu.cn/Awards/Home/)。